霉菌检测 | 龙昌集团2022年第一季度饲料与原料霉菌毒素检测报告
霉菌毒素是霉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次级代谢产物,毒性极强,其广泛地存在于饲料原料及饲料成品中,在我国,霉菌毒素的检出率较高,其不仅污染动物饲料,给畜牧业经济造成严重损失,还会随食物链进入人体,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因此,监测饲料和原料中的霉菌毒素浓度对于防止动物接触霉菌毒素并确保饲料和食品安全至关重要。
2022年第一季度,tyc122cc研发中心共收到饲料和原料样品298份,其中饲料84份、植物性原料56份、粕类、麸类54份、玉米副产物32份、玉米72份(见图1)。298份样品主要分布于山东省(63%)、江西省(12%)、河南省(10%)(见图2)。
图1 检测样品分类及数量
图2 样品分布地区统计
我中心采用ELISA酶联免疫试剂盒法分别对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T-2毒素和呕吐毒素4种霉菌毒素进行检测,其结果参考我国《饲料卫生标准》(GB13078-2017)制定的毒素限量标准。
我们将毒素含量低于一半限量标准的样品判定为轻度污染,高于一半限量标准但低于限量标准的样品判定为中度污染,高于限量标准的样品判定为重度污染,即超标污染(以下判定类同)。
霉菌毒素水平超过设定数值即判定为阳性产品,阳性样品设定值:黄曲霉毒素B1 1㎍/?,玉米赤霉烯酮10㎍/?,T-2毒素25㎍/?,呕吐毒素50㎍/?。
2.1饲料中各霉菌毒素污染情况
本研究分析的饲料样品中,除了T-2毒素阳性检出率较低外,其他3种毒素检出率均较高,且这3种霉菌毒素均存在超标现象;饲料样品中AFB1、ZEN的平均浓度高于2021年第一季度,饲料样品中AFB1、ZEN、DON的最高值高于2021年第一季度。
表1 饲料样品中各霉菌毒素污染水平
图3 饲料中各霉菌毒素污染情况
2.2玉米中各霉菌毒素污染情况
本研究分析的玉米样品中,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阳性检出率较高,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及呕吐毒素均存在超标现象;玉米样品中AFB1、ZEN、DON的阳性均值及最高值均高于2021年第一季度。
表2 玉米样品中各霉菌毒素污染水平
图4 玉米中各霉菌毒素污染情况
2.3粕类、麸类中各霉菌毒素污染情况
本研究分析的粕类、麸类样品中,4种毒素的阳性检出率均在60%以上,尤其是黄曲霉毒素B1和呕吐毒素,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及呕吐毒素均存在超标现象;粕类、麸类样品中DON的阳性检出率高于2021年第一季度,粕类、麸类样品中DON的最高值高于2021年第一季度。
表3 粕类、麸类样品中各霉菌毒素污染水平
图5 粕类、麸类中各霉菌毒素污染情况
2.4玉米副产物中各霉菌毒素污染情况
本研究分析的玉米副产物样品中,除T-2毒素检出率较低,其他3种毒素检出率均较高,玉米赤霉烯酮及呕吐毒素均存在超标现象;玉米副产物样品中ZEN、DON的阳性检出率高于2021年第一季度,玉米副产物样品中ZEN、DON的阳性均值及最高值均高于2021年第一季度。
表4 玉米副产物样品中各霉菌毒素污染水平
图6 玉米副产物中各霉菌毒素污染情况
2.5植物性原料中各霉菌毒素污染情况
本研究分析的植物性原料样品中,除T-2毒素检出率较低,其他3种毒素检出率均较高,玉米赤霉烯酮及呕吐毒素均存在超标现象;植物性原料样品中ZEN、DON的阳性均值及最高值均高于2021年第一季度。
表5 植物性原料样品中各霉菌毒素污染水平
饲料、玉米、粕类、麸类3种类型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均存在超标现象,玉米副产物、植物性原料样品中玉米赤霉烯酮及呕吐毒素均存在超标现象,此外,多种毒素共存现象明显,主要原因是一种霉菌可能产生多种毒素。不同地区、不同环境、不同饲料和原料受霉菌毒素污染的种类和严重程度不同,霉菌毒素间的联合毒性多为协同或累加作用。
目前,国内外对食品、粮食和饲料中霉菌毒素限量标准的制定仅限于一种霉菌毒素,但实际情况是,未超标的两种以上霉菌毒素并存时的叠加毒性甚至会超过一种超标的霉菌毒素的毒性,这一点在生产中往往被忽视,广大生产者必须要引起重视。
霉菌毒素及其衍生物会造成畜禽肝脏、肾脏及免疫器官的损伤,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畜禽采食量及生产效率。霉菌毒素及其衍生物由于其化学结构的特殊性,在体外难以被吸附和降解,因此,针对霉菌毒素,寻找一种能在动物体内缓解毒素污染,防止毒素导致的器官毒性和器官损伤,是一种降低和避免毒素危害的比较高效经济的解决方式。目前,胆汁酸饲料添加剂可为养殖业提供一种安全、高效、绿色的选择。
研究表明,胆汁酸中的脱氧胆酸能激活反应酶的活性加速毒素的无毒转化过程,胆汁酸独特的亲水亲脂特性可阻止其进入血液循环,通过肝肠循环使毒素随粪便一起排出体外,减轻肝脏负担,保护肝脏健康,从而有效减轻霉菌毒素对动物机体的伤害。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